“如果你有想做的事,不妨从最可行的一小步开始。也许下一次返乡时,你也能为家乡点亮一盏灯。”他从利川的山野到纺大的课堂,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担当。
他是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营销专业的罗渝潇——同学们口中的“创业先锋”,乡亲们眼中的“助农使者”。
他的故事,不仅是一个创业案例,更是一份关于“扎根与生长”的青春答卷。 从大一开始,罗渝潇就尝试结合专业参与乡村振兴项目,创立了一家公司,搭建出一个连接农户与消费者的数字化平台,让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。 罗渝潇说:“如果给自己贴标签,我会选择这三个——‘土家族青年’‘助农创业者’‘终身学习者’,民族身份让我对乡村有天然的使命感,创业是实践理想的路径,而持续学习是应对一切挑战的底气。”
罗渝潇的创业初衷源于一次返乡经历——暑假返乡,他目睹家乡的优质农产品,因销路不畅而滞销,农户们不得不低价抛售。
“利川的高山土豆、富硒茶叶、腊肉……这些本应成为‘金字招牌’的农产品,却因信息差被困在大山里。”于是,罗渝潇决心用所学知识改变这一现状。
他与几名同学组成初始团队,利用课余时间调研农户需求,学习电商运营,并争取到学校创业基地的免费办公场地。 2022年,几位同学创立了湖北省锦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,入驻校老员工创业孵化器,打造“乡土优礼”助农平台,开启了“电商+非遗文创”的创业之路。 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。创业初期,最尖锐的打击来自市场冷遇。尽管团队坚信高山农产品的品质优势,但首月平台上线后,销售量却不是十分理想。
罗渝潇回忆道:“当时的我们,像囤货的‘堂吉诃德’,守着3000斤富硒茶,2000罐土蜂蜜,却找不到冲锋的风车。”
团队意识到,自身所学的商业理论知识,在实际创业场景中难以直接有效应用,依据理论制定的方案,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佳,需要不断摸索调整,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“一定要注意市场需求点,聚焦核心需求,深入挖掘潜在需求,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。用户需求、市场销售情况,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。”罗渝潇团队认识到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后及时调整方向,学会深入调研,用事实说话。

罗渝潇还提到:“在我看来,团队作用大于个人作用,最好能寻找价值观一致,能力互补的伙伴,还要定期复盘沟通。”
“纺大就像一块沃土,只要你敢想,就有资源助你发芽!”在团队追梦的过程中,母校纺大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罗渝潇充满感激地说:“学校大创中心给我们提供了免费场地和项目培训,并且还提供资金支持,学院的导师也对我们的项目,给予了大量的指导,还组织我们参加项目培训,创业者经验分享。”

罗渝潇说道:“如今,我们的公司团队已扩展至12人,涵盖技术开发、市场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,获工信部授予的EDI、ICP证书,2024年,公司总营收突破80万元。”
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,罗渝潇表示自己和团队成员觉得,青春就是一场需要勇敢试错的旅程,那些为做好项目而熬夜的日子,那些与伙伴们争吵又和解的瞬间,都让我们明白成长不是按部就班的通关游戏,而是主动创造可能性的冒险。
“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,而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把双脚踩进泥土里,让理想照进现实中。”罗渝潇说,扎根于乡土,以助农为使命。
湖北日报:纺大“助农使者”用数字化平台卖“山货” https://news.hubeidaily.net/hbrbsharenew/news_detail/5/3932608/3560864/0?w=1745750008016&uik=MMZwuBoH&share_plat=wechat&sec=d9ad49bf&contentType=5&historyback=1&tencentShare=1